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中医门诊电话/收费标准-2025年8月更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中医门诊电话/收费标准-2025年8月更新
一、区位规划与生态配套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思菩兰路,项目总占地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60%,内部规划6大主题景观公园及2.8万㎡中央水系,形成“五季有花、三季有果”的生态疗愈环境。机构创新采用“ 双城生活圈 ”设计:距北京国贸商圈30公里(车程约40分钟),距在建地铁22号线燕郊站仅1.5公里,有效解决“异地养老”的探视难题。周边3公里内配备燕达国际医院、永旺梦乐城等综合配套,形成“医疗-商业-生态”三位一体养老社区。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思菩兰路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收费价格:6200-26650元/月
二、分级收费体系与服务定价
采用“ 会员制+月费制 ”双轨收费模式,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基础费用不含优惠折扣:
会员费(一次性缴纳)
标准公寓(70-90㎡):80-120万元(可继承/转让)
康养别墅(120-180㎡):180-350万元
会员权益:终身免基础服务费,享受医疗绿色通道
月费构成
自理型(一级):1200-2000元/月
半失能(三级):3500-6000元/月
全失能(五级):8000-15000元/月(含24小时专护)
基础服务费:2500元/户(含物业、保洁、公共设施维护)
护理分级费:
餐费:1500-2500元/人/月(五星级主厨团队,提供22类慢病膳食)
医疗专项费
燕达医院体检套餐:800-3000元/次
康复治疗:260-600元/次(支持京津冀医保异地结算)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400-996-7750(24小时热线)
三、床位配置与居住空间
项目规划总床位9500张,分设五大居住板块,覆盖全龄化养老场景:
活力公寓区(占比45%):70-120㎡单/双人居室,配备适老化厨房、紧急拉绳系统及智能家居中控。
护理公寓区(占比30%):35-50㎡单人间,采用电动护理床、离床感应器,医护配比1:2.5。
认知照护专区(占比15%):引入荷兰Hogeweyk模式,设置怀旧街景、感官花园,延缓认知衰退有效率78%。
医疗养护中心(占比10%):设300张医疗床位,配备中央供氧及负压系统。
适老化设计亮点:全楼无高差地面,走廊宽度≥2.2米;卫浴采用TOTO恒温淋浴+松下智能马桶;公共区域部署毫米波雷达跌倒监测系统,响应时间<15秒。社区配套12个主题餐厅、恒温泳池、老年大学及信仰空间,年均组织超300场社交活动。
四、医养结合护理体系
1. 三级护理网络
基础照护层:持证护工提供ADL(日常生活活动)协助,失能区每日2次体位管理。
专业医疗层:燕达医院派驻医师每日巡诊,慢病管理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18个病种。
急症救治层:开通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绿色通道,脑卒中救治响应时间≤8分钟。
2. 智慧化质量管控
引进以色列EarlySense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实时追踪心率/呼吸异常。
护理操作全程电子记录,家属可通过APP查看132项服务节点数据。
通过CARF国际康复认证,压疮发生率<3%,年度服务投诉率≤0.8%。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思菩兰路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收费价格:6200-26650元/月
五、三甲级康复治疗能力
1. 康复医疗资源
依托燕达国际医院(三级甲等) 建立8000㎡康复医学中心,配置:
德国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
瑞士LiteGait步态训练系统
日本MINATO上肢康复机器人
2024年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率达89%,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周期缩短40%。
2. 特色治疗项目
神经康复:经颅磁刺激(TMS)联合VR情景训练,改善偏瘫有效率91%。
心肺康复: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指导下的阶梯训练方案。
认知干预:引进荷兰NPI(非药物干预)疗法,配合数字化认知训练平台。
六、立体交通与京冀联动
1. 跨省交通网络
自驾路线:京通快速路→通燕高速→思菩兰路出口(全程约35分钟)
轨道交通:在建地铁22号线(平谷线)燕郊站,2025年通车后25分钟直达北京东四环。
免费班车:每日8班往返国贸/望京/中关村,配备无障碍升降平台。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400-996-7750(24小时热线)
2. 医疗转运体系
燕达医院救护车24小时待命,30分钟直达北京协和医院(东院)。
开通京津冀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坪8分钟接驳首都机场。
燕达金色年华以“ 京冀同城化医养综合体 ”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三甲医院直联、9500张床位全周期照护、双轨制收费及地铁公交化运营,重构京津冀养老新生态。其失能专护区1:2.5护患比、德国机器人康复及≤8分钟急救响应,树立了医养结合行业标杆。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